塑料降解性能测试背景介绍
我国是世界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约占全球塑料产量和使用量的25%。"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解决白色污染也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政策。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此后,限制塑料令正式从地方试点上升至国家层面。2020年,国家先后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和《关于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的通知》(俗称禁塑料令),禁止和限制使用塑料制品。数据显示,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其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在部分地区和地区率先禁止和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和销售并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推广,塑料垃圾回收和能源利用比例大幅提高;在塑料污染突出领域和电子商务、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群体。可重复和可扩展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处置等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进一步完善,重点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减少,塑料污染减少。有效控制。为响应国家政策,全国30多个省(区、市)相继出台省级实施方案,进一步做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在这个最强版本的塑料限制令中,最重要的是:(5)禁用和限制塑料产品。即在规定期限内禁止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内一次性塑料制品、快递塑料包装。生物降解塑料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了解,我国生物降解塑料市场容量为42,000吨。限塑料令全面实施后,仅送餐、快递、农用膜的需求量就将达到154.53万吨,相当于生物降解塑料市场约270亿元。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生物降解塑料行业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此次中国推动的全国禁产令将刺激国内生物降解塑料需求的稳定增长。到2025年,我国生物降解塑料需求预计为23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477亿元;到2030年,需求预计为42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855亿元。
社会对可降解材料的热切期望已进入狂热阶段。如何定义可降解塑料、术语和要求对于可降解塑料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监管至关重要。除了降解定义、术语和降解性能要求外,塑料降解性能的测试后面还有测试数据。通过测试数据可以定量分析塑料的降解性能,从而更好地定义塑料是否可降解,并协助相关部门。更好地配合国家和地方执法要求。那么什么样的塑料是可降解塑料呢?根据《可降解材料和产品选择通则及检验方法选择》,征求意见稿指出:可降解塑料在土壤和/或沙子等自然条件下,或在堆肥条件或缺氧消化条件等特定条件下。在含水培养基中,降解是由于自然界中细菌、霉菌和海藻等微生物的作用而引起的,最终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CO2)或/和甲烷、水(H2O)及其所含元素的矿化无机盐。和新型生物质塑料。由于降解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判断是否是降解,还需要看其降解产物是否确实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当塑料声称降解时,应该明确降解条件并明确其标准降解测试方法。.
可降解塑料检测是实施此次塑料禁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塑料降解测试本身周期长、难度较大,国内测试系统在该项目的测试能力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提高该检测系统的检测能力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为了提高降解测试的准确性,缩短测试周期,降低测试难度,出现了许多可降解性能测试仪器。什么是合适的?降解性能测试仪器怎么样?首先,仪器必须严格遵循标准的要求,特别是标准涉及的许多细节的要求。同时,必须考虑数据准确性和重复性的基本测试要求。此外,由于测试周期很长,因此尽可能选择自动化设备,以避免人工操作强度和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全面检查,才能选择更适合测试的仪器。在众多设备制造商中,DKR-DA 18是可生物降解的测试系统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降解性能测试仪器之一。除了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可以实现高效率的测试。它在现有用户中得到了很好的评价。
虽然目前国内检测系统对塑料降解性能的认识和检测能力还不完善,但笔者相信,有了国内检测系统的能力,降解性能检测的能力和效率一定会迅速提高,符合国家政策的实施。